首页

搜索

第八卷:北寒证金丹 359,玄阳洞天,无上金丹三 (第1/3页)

星辰环绕,辉光如雨。

阵法照耀之下,白城主肉身结构一览无余。

王奇一心数用,边看边记,再用青铜镜模拟映照,他不仅要记下筋骨皮肉内脏五官,还要看遍体内错综复杂的经络,以及隐脉练得几处,道体成就几品,更要在三天之内完成重组,而后通经络,练隐脉,植入道体,又是三天,再之后,便是引神入舍,重获新生!

这可不比自己的肉身,须要一点点的摸索,记忆,差一点都不行,若是常人要了解另一人的身躯,最少也要一年半载,每日以法力流转全身,一点点的记下各种关要,非常耗费时间。

但王奇有青铜镜,只要刻印于上,便可分毫不差。

在九幽炼魔大阵的帮助之下,他在第二天就完成了对肉身的所有观见,调息片刻,回复精神,忽而脚踏罡斗,游阵而行,同时手掐印诀,点遍了七十二颗星辰。

当最后一颗星辰被点之时,七十二道光芒猛然合并一起,恍如通天之柱。

“九幽聚法,太初开元,敕!”

一声令下,光耀乾坤,刹那间,整个大阵内一片纯白,再不见任何颜色,如混沌初开,太初再现。

片刻之后,忽有一点黑色出现于纯白之中,它如浮尘,飘游不定,又似星辰,闪烁不止,它每一次闪烁皆会生出另一点黑色。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数以倍增,只是几个呼吸便计以无穷。

有玄黑,有赤红,有金辉,有明黄,有暗紫,各等色彩汇聚一起,流转鼓荡,翻涌不息。

它们聚无定形,散若流沙,轨无定迹,态胜无常,时有玄黑横陈,演云光之变化,再而赤红洒落,布四极之川野,又而金辉乍现,挂天地之高穹,继而明黄起伏,成山海之往复,其间暗紫隐现,迵异莫测。

色彩繁华,又现诸常。

看着身前变化无端的亿兆流光,王奇深吸一口气,最后对照了一下镜中投影,缓缓伸出手来,探入银河。

轰——

璀璨幻景,道韵弥生。

忽有五缕灵机浮现于王奇之手,聚引亿兆流光,归其本位,顿时一幅人形虚影呈现于阵法正中。

万千世界,终有一问:先有意,或先有身?

若先有意,然意从何来,若先有身,轮回自破,众生昧也!

王奇也不知哪个先来,但他自从得了九幽下篇,便可在某种意义上达到长生之境。

所谓金仙九千载,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假如有秘传圣典,避三灾躲九难,便可跳出三界外,勾去阎王帖,逍遥自在,长生久住。

因为太初开元这道大神通,能以意而生身,只要神意不消,就算肉身衰老,亦可重塑身躯,恢复生机。

但此法也并非没有缺点,每用一次,命浊劫煞便会加重一分,待用了九次之后,除非躲在洞天秘境,隔绝两界因果,否则必被命劫所侵,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打破了规律,便要承受反噬,这反噬有小有大,小的反噬则看自家本事,大的反噬亦能呼朋唤友来相助,但若涉及到命数运势,任你手段通天,亦难逃因果之律定。

太初开元,自衍玄机,只要神念能映照肉身之图,便有道法自行演化人身之秘。

不过肉身从无到有,并非一日之功,即便是无上大神通,亦需要七日之功,而所需法力更是海量,幸好王奇已成一品金仙,有先天五行道体,法力生生不息,否则还真不一定能维持下来。

望着那缓缓流动的亿兆微尘,王奇似有所想,忽而他指尖晃动,一缕丝线般的烟华随之而出,在数以无计的流光之中,此线之上的三十一个光点显的渺小无比,甚至微不足道。

三十一个光点,三十一条隐脉!

不错,这就是王奇最初修练的山海劲,其所需要的三十一条隐脉!

此次他不仅要重塑白城主肉身,还要试试能不能重开隐脉。

隐脉,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融于血肉之中,若不能在其消失前打通,便会永远失去此脉,即便成了修真者,也不能逆反光阴,重现隐脉。

其实不光武者需要隐脉,仙道中的一些神通秘术,亦需要隐脉才能修炼,甚至有些先天禁法,都必须特定隐脉的加持,方可修炼成功。

但打通隐脉,无论对于武者还是修真者,其困难程度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自己慢慢地感应,以真元或法力一点点地打通,稍有不谐,便要停止,否则便是经脉碎裂的下场。

而且打通隐脉不能假手于人,因为隐脉大多是附着于经脉或血脉甚至道脉之上,不仅细若发丝,难以发观,有的更是只能凭借自身感应才能略有察觉,外人根本无从插手,就算是金仙真人,也束手无策。

不过.....此时此刻,王奇却可以!

九幽炼魔,太初开元,破而后立,重塑肉身!

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那随道而演的亿兆微尘流质能被施法者加以干扰,稍微的改变一些。

只是这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