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人都进了京,本是送董清华进京出嫁的,但有这个机缘,董千户升了迁,往后也在京城当值了,如此,倒不只是短暂的进京,而是常驻了。
是以,董家也是举家搬进京城来的,安顿妥当好,还专门办了个宴,请了徐家等几家人过府来聚上一聚。
之后,徐家这边,特意让人看了几个好日子,送去了董家让董家从中挑选一个,最后选定了明年五月初二的吉日。
赵文山和徐春喜两口子这几年也攒了不少的银子,虽然够不上在京城买宅子铺子的,但应该也能租个小小的院子。
两口子想着既然是要在京城长住了,总不好一直住在忠毅伯府里,没见大房二房也早都搬出去住了,只逢年过节看望二老或有个什么事的才到伯府来。
他们这女儿女婿,就更不好久住了。
是以,在跟着逛京城游玩京城的间隙里,赵文山也在打听合适的小院子。
侄女婿程弘他们租那个院子一年的租金太贵,他觉得承受不起,这不,就将目光再往外扩些,但找来找去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这一来二去的,徐老头他们也知道了他急着租房子搬出去的事,不由将两口子喊来道:“这马上都过年了,急啥?安心的,搁家里住着,把年过了再说!”
徐茵茵听说这事后,不免想到如今大伯二伯家都有铺子和营生,既叫了小姑他们进京,总也得给他们找个安稳的营生能维持他们在京里落稳根。
就说她大舅二舅他们两家吧,大舅二舅都在城外工厂管着事,大舅母二舅母带着三表哥他们就打理着猪脚饭铺子,这铺子,名义上是她娘的铺子,但实际上,她娘不缺这点收益,早就将这铺子的生意明托暗送给他们了。
倒是她们不肯落这么大的便宜,千推万推的,将之前的收益这些都结清,以及铺子的家什这些全部折了银子先欠着,后续一点点还,而后正式跟她定了租铺子的契书,便算是租着铺子继续做这个猪脚饭的生意。
说起来,送给她们的也就是这项生意,每年租金她们还一点不少的给送来呢。
就说去年,挣一年才勉强持平,今年这才慢慢开始赚钱来着。
徐茵茵思来想去后,便将她这两年在外城置办下的几个铺子里的其中一个铺子给择了出来。
这铺子原是卖杂货的,她买下来后也没有改,就还是继续卖的杂货,生意还行,左右她也不差这点进项。
徐茵茵特意回去见了赵文山徐春喜夫妻俩,跟他们商量了这事,把这个铺子过给他们,不买,先租,等后头他们银子攒够了,想买下随时都可以。
而这铺子后头带一个小院,住他们一家三口,完全没有问题,出门不远就是集市,着实是方便至极。
赵文山和徐春喜一听,哪能不知道这是侄女特意帮补他们的呢?
这番心意,他们若是拒绝,就不识好歹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番情,他们记在心里头了!
为了儿子,他们也确实需要稳定的营生来在京城扎稳脚跟,自己做生意,便极好。
徐老头也是欣慰至极,等这事谈成了,私底下没少跟闺女嘀咕一二,铺子好好开,与人为善,诚信经营,可千万别店大欺客啥的毁了名声,总一点,就是别招事儿。
当然,若是别人欺负了,也别瞒着,一定立马回来告诉。
如此,赵文山和徐春喜在过完年后,正月初六开市,便即搬去了外城这个杂货铺子,彻底接手了这个铺子。
同时,也给二宝找好了一个离得不远的学堂。
说起来,这铺子就在徐家作坊的背后头,跟石大郎他们租住的那个小院就隔一条巷子,倒是相互之间都有个照应。
而二宝上的这个学堂,便是之前毛蛋上过的学堂,而今,周大郎和小石氏的儿子福宝、石大郎和小毛氏的儿子柺柱都在这学堂上学呢。
——
徐茵茵接了新芽进京来,本以为至多年关柳如眉就会来,但直到过完年,春暖花开,柳如眉才终于姗姗来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徐茵茵让人在花园里铺了一张大大的地毯,正带着女儿和小徒弟还有新芽在花园里春游野餐。
因顾歆贞每天都会进府来,两人年纪又不差的,一来二去的,同新芽倒是玩到了一处去。
都是爱玩的年纪,两人就在花丛中你追我赶的嬉戏,已经九个月的方婉兮见两个姐姐在不远处玩得有劲,一个劲的想往那边爬,被捉回来了又去,拉都拉不住,挣扎着撑着徐茵茵就站了起来。
徐茵茵便干脆让人架了她过去追。
她虽才九个月,但自来灵活得很,被人架着俩胳肢窝,一双小短腿便能自个往前迈,还迈得快得很。
带孩子,便就是这想走又走不稳的时候是最累大人的。
像方婉兮,每天架着她走的人换来换去的,偏她精力旺盛的,从不晓得累似的。
不过,端看她这腿脚有力的劲,估摸着用不着满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