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664章 双方用计 (第1/3页)

第664章 双方用计

大臣们纷纷散去,心中却都沉甸甸的。这场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他们都清楚,高句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明天的早朝,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高句丽王宫的大殿上。李佑赫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满朝文武大臣们整齐地站在大殿两侧,气氛紧张而压抑。

“众爱卿,昨日朕一夜未眠,仔细考虑了大家的建议。如今,朕已有了决定。”李佑赫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众人纷纷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李佑赫,等待着他的决定。

“朕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贾长生大营,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另一方面,大将军朴成武,你立刻着手集结兵力,加强平阳城的防御。若谈判破裂,我们便与敌军决一死战!”李佑赫的语气坚定而决绝。

朴成武上前一步,抱拳领命:“臣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保卫平阳城!”

李明哲也说道:“陛下圣明。老臣这就挑选合适的使者,尽快前往敌军大营。”

“好。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务必谨慎行事。朕希望,我们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又能捍卫我高句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李佑赫说道。

随后,朝堂上又对具体的谈判条件、兵力部署、情报收集等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大臣们各抒己见,为应对这场危机出谋划策。

当朝会结束,大臣们陆续走出大殿。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高句丽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而他们,将肩负起拯救这个国家的重任,在这场战争与和平的博弈中,书写属于高句丽的篇章。

在高句丽王都那巍峨的宫殿之中,一场决定使者人选的朝会正紧张而严肃地进行着。宫殿内雕梁画栋,巨大的石柱上刻满了神秘而威严的图腾,象征着高句丽历代的荣耀与传承。

高句丽王高元端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他身着绣有金色龙纹的王袍,头戴镶嵌着红宝石的冕旒,面容冷峻而深沉,目光中透露出王者的威严与睿智。在他的下方,是高句丽的一众权贵和重臣,他们按照官职高低依次站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

“今日朝会,乃为商议出使之事。如今周边局势变幻莫测,我高句丽与各方势力往来频繁,此次出使任务重大,关乎我高句丽之兴衰荣辱。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使者人选推荐?”高元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沉稳而有力。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黑色官服、面容清瘦的大臣向前迈出一步,此人正是高句丽的大对卢[官职名]乙支文德。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王上,臣以为莫离支[官职名]泉盖苏文可担此重任。泉盖苏文智勇双全,在我高句丽军中威望极高,且对周边各国局势了如指掌。由他出使,定能不辱使命,为我高句丽争取最大利益。”

乙支文德的话刚说完,朝堂上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有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面露犹豫之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身着将军铠甲的将领站了出来,他是高句丽的东部将军扶余隆。扶余隆抱拳行礼,大声说道:“王上,臣以为乙支文德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泉盖苏文大人如今肩负着我高句丽军事重任,若他出使,恐会对国内军事部署产生影响。臣推荐自己担任使者,臣愿凭借自己的武艺和胆识,在出使途中维护我高句丽的尊严。”

扶余隆的话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一些人认为扶余隆身为武将,确实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应对出使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但也有人担心他在外交谈判方面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妥善处理复杂的外交事务。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一位年轻的文官从队列中走出。他名叫高建武,虽然年纪轻轻,但在高句丽的文官集团中已经崭露头角。高建武向高元行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王上,臣有不同的看法。臣认为此次出使,不仅需要有勇有谋之人,更需要一位精通外交礼仪、善于言辞之人。臣推荐主簿[官职名]高仁,高仁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对各国的文化和外交礼仪都有深入的研究,且口才出众,能够在外交场合中巧妙地应对各种问题。”

高建武的推荐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一些人对高仁的才华表示认可,但也有人质疑他的经验和威望是否足够。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右大辅[官职名]金庾信缓缓开口:“王上,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臣认为,使者的人选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能力,还要考虑出使的目的和对象。此次我们出使的目的是与[具体国家或势力]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解决边境贸易和领土争端等问题。我们需要一位既能够理解我高句丽立场,又能够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的使者。”

金庾信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高元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金庾信接着说道:“臣推荐太学博士[官职名]朴述熙。朴述熙曾经游历各国,对各国的政治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