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名为磐石城,因其城墙高大厚实,犹如磐石般难以撼动而得名。城四周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通向城门,易守难攻。
李猛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毫不畏惧。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大声激励着士兵:“兄弟们,前方就是磐石城!此城虽险,但我们是不可战胜的!今日,我们定要拿下它,为全军立下头功!”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
当李猛的部队抵达磐石城时,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居高临下,向下方的敌军投掷石块、箭矢。一时间,巨石滚落,箭如雨下,李猛的部队不得不暂时退避。
李猛望着城墙上的敌军,心中暗自思索对策。他发现,敌军的防御虽然严密,但在城门两侧的防御相对薄弱。于是,他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一部分兵力佯装从正面强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从城门左侧的山坡迂回而上。
在正面部队的猛烈攻击下,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果然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了正面。李猛趁机率领部队沿着山坡迅速攀爬。山坡陡峭,士兵们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行进。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成功地避开了敌军的视线,接近了城门左侧。
突然,李猛大喊一声:“杀!”率领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门。城墙上的守军这才发现他们,顿时慌乱起来。但李猛的部队已经杀到眼前,他们挥舞着利刃,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与此同时,其他九路大军也分别与各自的目标城池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有的城池,贾长生的部队采用了火攻战术,趁着夜色,将大量的易燃物堆积在城门下,然后点火焚烧,城门很快被大火烧毁,部队趁机攻入城中;有的城池,部队则利用云梯、攻城车等器械,强行攻城,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贾长生的部队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质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与高句丽守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而在高句丽的王都内,当得知贾长生兵分十路同时进攻东部十城的消息时,整个王宫都陷入了一片混乱。高句丽王高元脸色苍白,瘫坐在王座上,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绝望。
“这怎么可能?贾长生怎么会如此大胆,竟敢同时进攻十座城?我们的军队呢?为什么挡不住他们?”高元愤怒地咆哮着。
大臣们纷纷跪地,不敢言语。大对卢乙支文德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贾长生此举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们必须立即调集周边的兵力,前去支援东部各城。同时,催促岛国使者尽快与我们达成结盟协议,请求他们出兵相助。”
高元无奈地点点头,说道:“好吧,你立刻去办。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这十座城,不能让贾长生的阴谋得逞。”
然而,乙支文德心里清楚,此时调集兵力支援东部各城,已经有些来不及了。贾长生的进攻太过突然,而且十路大军同时出击,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应对。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贾长生的部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一座座城池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相继沦陷。
李猛率领的部队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终于成功地攻克了磐石城。当城门被攻破的那一刻,李猛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冲在最前面,带领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高句丽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李猛站在磐石城的城墙上,望着城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知道,这座最难啃的骨头被他们啃下来了,这对全军的士气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与此同时,其他各路大军也传来了捷报。一座座城池相继被攻克,贾长生的兵分十路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短短数日之内,贾长生的大军便成功地拿下了高句丽东部剩余的十座城池。至此,高句丽的东部防线彻底崩溃,贾长生的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而在王都内,当最后一座城池沦陷的消息传来时,高元彻底绝望了。他望着大殿内的大臣们,泪水夺眶而出:“难道我高句丽真的要亡于贾长生之手吗?”
大臣们纷纷跪地,痛哭流涕。整个王宫沉浸在一片悲痛和绝望之中。
而此时,贾长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虽然他们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但高句丽的王都还未攻克,高句丽的主力部队还未被彻底消灭。而且,岛国与高句丽的结盟谈判虽然暂时受挫,但他们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于是,贾长生在占领东部十城后,立即着手巩固防线,安抚百姓,同时调集兵力,准备向高句丽的腹地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这场战争的天平,已经明显地向贾长生一方倾斜。但贾长生清楚,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他将带领着他的军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而高句丽,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在贾长生的猛烈攻击下,正一步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