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二百零三章 薛虹回京 (第1/2页)

“行军打仗,身体不好是真的容易死在路上啊。”

薛虹裹着白狐毛领的斗篷,一身青色补服站在船头向远处眺望着。

完整的后勤道路已经梳理出来了,只要对方按照这条道路运输,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

蟒应龙派遣使者入京求和,结果被隆庆帝狮子大开口。

要求蟒应龙支付这场战争大明所损耗的粮草、人力、以及士兵的军饷那都是基本的。

从今以后不但每年要贡茶、香木、香料各一千金,象牙二十根、翡翠百块,各色宝石十斛、进贡米五十万石用于大明军队驻扎木邦境内所用等等。

除此之外,原木邦国因土司一族被蟒应龙屠戮殆尽,木邦宣慰司改木邦府,设知府,配合三万明军戍边镇守。

至于蟒应龙所吞其他各土司邦国,凡大明臣属,需尽数退兵,还其国土。

最过分的就是,大明强迫蟒应龙承认其弟割据的领土的合法性。

隆庆帝:你答应不答应?不答应那给你两个选择。单挑还是群殴。

蟒应龙:单挑怎么说?

隆庆帝:就是你一个,打朕还有暹罗、老挝、孟养一群。

蟒应龙:那群殴呢?

隆庆帝:就是我们一群国家打你一个。

蟒应龙:……

势比人强,隆庆帝就算提的要求再过分,他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就算隆庆帝让蟒应龙当街卖钩子,他也得认。不认就挨揍!

我强我有理,你菜我揍你!

既然打输了,就别那么多废话,我要啥给啥,明白不?⌓‿⌓

不是大明脑子有病,把到手的土地放出去,而且这个地方距离大明政治中心太远了,戍守三万兵马已经是极限了。

掌控成本太高,得不偿失。或许待隆庆帝变法有成,国内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之时,才是掌控整个中南半岛的真正时机。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说是掌控了中南半岛也不错。

毕竟大明把缅甸脑袋按泥地里揍的场景,各国可都是看的一清二楚。现在叫爸爸叫的更勤快了,也更心甘情愿。

因缅甸欺辱大明臣国暹罗,需赔付暹罗米三十万石,并割让与暹罗边境接壤土地十里范围作为缓冲区。

最后,大明作为诸国的父国宗主国,有权保护各国,因此凡大明旨意所到,大军需要驻守、路过,中南各国务必配合。

好不容易被蟒瑞体、蟒应龙两代国王统一的缅甸,再一次被大明一脚踹的四分五裂。

孙承宗在领兵在木邦府建造新城,建造完毕后,待新任都指挥使到任,他才能领兵班师回朝。

而薛虹就不一样了,既然前方没有战事,他这个督粮官自然就可以撤退了。

薛虹先是路过了四川,带上了海瑞,同四川布政使告别后,乘船顺水而下,日夜兼程往京师奔赴。

……

御书房内,林如海看着隆庆帝手里的那张礼单,眼皮跳了跳:“陛下,咱们会不会要的太狠了些?”

林如海担心对方破罐子破摔,狗急跳墙啊。

隆庆帝冷笑一声:“他敢和朕呲牙,朕就敢把它端上桌!

之前之所以不愿意和他打是因为抽不出来手。现在朕的孙爱卿还有朕的门生这一仗打出了我大明上国的威严!

周边小国就算有心思也得给朕通通按下去。

还有陕西、河南的清丈田亩工作也已经结束,朕现在人手又充足了。

至于割肉割的太狠……朕的将士出生入死,朕不要的多点,简直对不起这些兵。”

“陛下圣明。”

隆庆帝一挥袖子:“行了,今天朕召如海你过来,是有事和你商量的。

景瑜这孩子确实出乎了朕的意料,朕的本意是想要历练一番,毕竟这场仗有孙爱卿兜着底,朕也可以放心。

如今这孩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又是这样的年纪,朕确实有些不好封赏。你觉得,朕是护一护这孩子,还是按功封赏呢?”

听到隆庆帝这话,林如海早有准备,但还是装作略微惶恐的模样:“陛下,景瑜到底年轻,此战皆赖陛下运筹帷幄,孙大人指挥有方,将士勇猛……”

隆庆帝伸手虚按:“行了行了,都认识这么多年了,和朕就不用演戏了,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

林如海沉吟片刻抬头道:“陛下,明年景瑜便要同小女完婚,小女既然是皇后娘娘的义女,那自然也就是陛下您的半个女儿。

景瑜作为您的女婿,立些许微末功劳,赏赐并不重要。

依臣之见,重要的是让景瑜看到圣上对他的恩重与呵护。

不如追封景瑜之父,册封景瑜之母,以示恩宠。至于其他赏赐,景瑜到底年轻,仍需历练。”

隆庆帝见林如海依旧一本正经的样子,自觉无趣,也就不再逗他,直接命夏守忠取出拟好的三封圣旨,将其中一封扔给林如海。

“传朕旨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