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军本土防御能力,郭晓康做了全面分析,还着重强调,美军肯定会把第一套发射拦截弹的大口径电磁炮部署在哥伦比亚特区的附近,准确说是东海岸地区。凭借最远能够达到5000千米,实际也至少有2000千米的有效交战距离,能为整个东海岸地区,尤其是相对较为集中的大城市提供掩护。毕竟就地理而言,哥伦比亚特区其实就在东海岸地区的中间位置上。
要说的话,除了最南边的迈阿密,东海岸地区重要的城市与工业中心,与哥伦比亚特区的直线距离都在1000千米之内。这个距离是炮射拦截弹的绝对掩护范围,对来袭目标的命中率接进百分之百。
当然,郭晓康同样提到,关键是有没有足够多的拦截弹。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美国在大战爆发之前,准确说是在2041年的东太平洋冲突结束之后就启动了炮射拦截系统的研制工作。毕竟在东太平洋冲突冲当中,共和国海军的炮射拦截弹一鸣惊人,为取得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何况,面对由高超音速弹药发起的超饱和打击,传统的防空反导系统全都成了摆设,连SBL系统都不例外。可以说,炮射拦截弹是唯一有效的防御手段,因此有没有炮射拦截系统,以及炮射拦截系统是否足够的先进,将决定下一场战争的胜负。
在此之后,美国投入了海量资金,直到2048年底才取得决定性突破,制造出了第一套炮射拦截系统。此后几个月,频繁出现在北美地区大气层顶部的异常现象,都跟美军进行的测试有关。只不过,在大战爆发之前,军情局认为美军还需要好几年,才能够完全掌握炮射拦截系统。共和国在研制出第一代炮射拦截弹之后,都花了5年时间解决技术难题,而且第一代400千克级炮射拦截弹的性能根本算不上理想,此后又花了几年进行改进,性能才稳定下来。直到第二代,也就是800千克级炮射拦截弹,才完全达到了军方的要求,这前前后后花了10多年。按照美国的技术水准,从2041年立项时算起,肯定要花10多年才能够研制出高性能的拦截弹。
关键,也就在这里。
美国到底生产了多少拦截弹?
按照郭晓康的分析,在军情局的严密监视之下,哪怕美国的军火企业从华盛顿当局决定发动战争的那一天开始,以正常的速度生产炮射拦截弹,产量也不会太多,差不多在30000到50000之间。至于具体有多少,关键得看华盛顿当局是在什么时候决定发动战争,而郭晓康本人倾向于后者。这就是,华盛顿当局在2049年初就确定要发动战争,并且着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只是,到底生产了多少,就不好说了。
相对于打击型高超音速炮弹,炮射拦截弹最主要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一个高性能的导引头,以及用一套高精度的控制系统替代了战斗部。因为是通过直接撞击摧毁目标,所以炮射拦截弹不需要配备战斗部。只不过,关键也就是导引头与控制系统,而且最大的挑战也就是这两套系统。
对于前者,是要在飞行速度达到,甚至是超过20马赫,所产生的气动加热的恶劣工作环境当中,依然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就通常情况来说,还要同时配备毫米波、红外成像与紫外成像三种探测手段,而且要集成到弹头前段的狭小空间里面,并且把系统的总质量控制在几千克以内。
至于后者,需要的是高性能的弹载计算机,以及高性能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主要难点就是姿态控制发动机,不但要求具备足够大,而且精确可控的推力,还要有足够长的工作时间与足够好的工作稳定性,让拦截弹能在逼近目标的过程当中频繁调整飞行姿态,直到精确的命中目标。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要在最后0.1秒,甚至是0.05秒里面,让拦截弹保持正确的飞行方向。
正是如此,导引头与控制系统的生产价格占到了炮射拦截弹总成本的三分之二。
即便是共和国,也是在以色列战争结束后,也就是2044年才建立起拦截弹导引头与控制系统的规模生产系统,从而降低了拦截弹的神产成本,也才能在3年之后的印度洋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拦截弹。
以美国的生产能力,肯定没法大批量生产导引头与控制系统。如果是通过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拦截弹的产量就不会太多。也正是如此,郭晓康才认为美军装备的拦截弹不会超过5万枚,或许只有3万枚。
关键还有,这些拦截弹未必是百分之百的可靠。
哪怕全部用来防卫哥伦比亚特区,而且都及时的发射了出去,也未必能拦截同等数量的目标。
在实战中,总体能够达到50%的命中率就很不错了。
显然,这就是问题所在。
7艘电磁炮潜艇,一次打击能够投射25200枚高超音速炮弹,而且这些炮弹的可靠性几乎是百分之百。美军就算有5万枚拦截弹,按50%的总体命中率计算,也只能拦截25000枚炮弹。
只是,不能这么算。
最重要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