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111章 邀请 (第1/2页)

卫辞将陈家兄弟迎进厅内,此次陈氏兄弟前来,显然做全了准备。

已经把卫辞的来历查的一清二楚,陈仲允刚一坐下就对卫辞道:

“卫公子这个时节不远千里来江南,想必是为了江南书院而来吧。”

卫辞点了点头:

“江南书院是我大周多少学子心中的圣地,我自然也不例外。”

陈仲允听到这话自信一笑:

“卫公子,实不相瞒,陈家在江南书院还算说的上话。

且陈家也不是有恩不报之人,卫公子既然救过我弟弟一命。

为报此恩,陈家人愿意替卫公子写一封推荐信给书院中的夫子。

也免得卫公子还要为了书院的考核辛苦一场。”

陈仲允这话讲的很清楚,你救了我弟弟,我替你写封推荐信算作报恩,从此咱们两清。

卫辞若是对于江南书院的考核没有一丝把握,听到这话自然喜不自胜,立即就要点头。

可惜卫辞不是,他虽然也会为了江南书院的招生考核一事紧张忐忑,却并不畏惧。

甚至有心一试,自己的水平在江南才子中算什么水平。

所以他拒绝了陈仲允的提议:

“多谢陈兄好心,但既然到这江南走了一趟,又怎能不一观江南才子的风采。

我的确想入江南书院求学,但更想凭自己的本事得偿所愿。”

听到卫辞这话,陈季允不由得想起来之前爷爷跟他说的话。

刚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从外地来江南求学的学子时?

陈季允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抛出江南书院的入学名额,对方一定会欣喜至极的接下。

可他爷爷看到了底下人查到的卫辞的来历,当场便对他说卫辞九岁就能力压徽州才子,夺得小三元。

这样的天才无论出身怎样,都有自己的傲骨。

江南书院的入院名额,绝不可能入他的眼。

陈季允本来还不信,如今看来,还是爷爷慧眼识英才。

来之前爷爷还特意叮嘱他们兄弟两人,若是卫辞不愿接陈家给的报酬,就邀他陈府一行。

这样的人才,对陈家既然有恩,那必要利用机会交好。

因此听到卫辞拒绝自己二哥的提议后,陈季允当即站起来拱手对卫辞说:

“正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卫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季允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从此以后,上刀山,下火海,卫公子但有所请,季允绝不皱眉。”

古人用词总是很夸张,把话说的也很漂亮。

接着陈季允就顺势提出邀卫辞参加九月份陈家老夫人,也就是陈季允奶奶的六十大寿。

陈家虽然是江南的世族,但一向低调,陈奶奶的六十大寿,陈家邀请的也都是一些亲近之人。

之所以突然提出请卫辞参宴,正是陈家老爷子提前所说。

陈家老爷子有心想要见一见救了自己孙儿的徽州小三元。

也是看看卫辞到底值不值得让陈家的子弟低头交好。

且无论卫辞值不值得,他救了陈季允一命是事实。

陈老爷子也是想通过陈老夫人的寿宴,告诉陈家的亲近之人,卫辞是陈家的恩人。

他在江南求学的日子,自然不能受了欺凌。

否则在陈家的地盘,陈家的救命恩人若出了点什么事,那不也是打陈家人的脸。

卫辞自然很快就明白了陈家人这是什么意思。

陈季允在自己拒绝了江南书院的入学名额后,才提出邀请他参加陈老夫人的寿宴。

显然陈家也是看人下菜碟的。

哪怕是对待救命恩人,他们也看卫辞是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若是卫辞没什么见识野心,一个江南书院的入学名额就打发了。

那想必接下来也没有邀请他参加陈老夫人寿宴的事了。

不过他当初救人目地本也不纯粹,所以自然也不挑别人如何对自己。

卫辞点头答应了陈氏兄弟的邀请。

陈氏兄弟又顺势邀请了程佑安一同前去。

程佑安的父亲在朝为官,他外祖父更是国子监祭酒。

如今陈家还有人在国子监读书,自然要给程佑安几分面子。

待陈氏兄弟走后,孟轻舟一脸稀奇的看着卫辞和程佑安,不知道二人是如何跟陈家人搭上话的。

卫辞自然不会把自己救过陈季允一事到处嚷嚷,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

好在孟轻舟并不是刨根问底之人,见卫辞不便说,立刻就岔开话题了。

接着几人继续闭门读书,程佑安很快就发现,孟轻舟每天早起都会扎马步。

程佑安忍不住打趣他:

“真没看出来,孟兄还文武双全啊。”

孟轻舟闻言擦了擦汗,苦笑道:

“实不相瞒,我也不喜欢每日浪费时光,学这些粗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