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64章 工作 (第1/2页)

第64章 工作

李秋棠就近从义乌订了百来个小电扇运到横店,又买了几大箱冰镇饮料,探《功夫之王》的班去了。

以导演罗伯·明可夫为首的好莱坞团队,哪里认识李秋棠,不过剧组中方工作人员倒是有认识他的,又是来探成龙的班,成龙自然提前知会了,李秋棠带人带东西顺利进入了剧组。

但整个《功夫之王》剧组和李秋棠最亲厚的还是刘艺菲这个同学。

“你怎么来了?”

“我来探班。”

“是探我的班吗?”

“探你的班你能不知道?我探成龙大哥的班。”李秋棠一句话就能噎死刘艺菲。

成龙从一边走过来,笑说:“太热了太热了,谢谢你请喝饮料。”

李秋棠再递过一瓶:“再喝一点?”

“不喝了,等一下还要拍戏。”成龙坐下,“你最近在忙什么?”

“在准备新戏。”

“又有新戏?!”成龙很惊讶,“你不是刚杀青一部吗?”

“是,这部戏是《目中无人》,就我上部戏,拍到中间时候开始推的,进度比较慢。”李秋棠道。

“那这次还拍动作片吗?”

“这次是悬疑推理。”李秋棠说。

“多面手啊你。”成龙道。

正聊着,李连结和李兵兵陆续到了,李秋棠和他们打招呼。

要拍戏了,演员进场准备,李秋棠作为探班嘉宾,坐在罗伯·明可夫边上,一起看场中的拍摄。

李秋棠可是一点不客气,主动和罗伯·明可夫说话,主要是好奇他那一套好莱坞剧组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一些拍摄设备的使用。

明可夫和制片人也很大方地跟这位年轻的中国导演交流。

咔了一条,明可夫主动邀请他一起进片场看看,李秋棠欣然同往。

在片场,李秋棠对一些他没见过的设备,和一些国内剧组甚少用到部门,非常有兴趣。

请明可夫给他讲一讲。

这个设备是干吗的,怎么用,原理是什么。

这个部门负责什么,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这几个人负责什么,那几个人是干吗的。

一些很专业的英语,李秋棠听不大懂,成龙主动给他翻译。

李秋棠还没拍过特效大片,所以他对这块十分好奇,和《功夫之王》的跟组特效师说的最多,还在现场看了他们的样片。

《功夫之王》的特效由韩国公司完成。

“这能实时渲染出来吗?”

“还不行,实时渲染那套设备和系统太贵了。”特效师告诉他,“这些素材我们要发回美国公司,然后统一分配给各个特效公司来做。”

“你们几个特效公司一起做?”

“三个。”跟组的特效师也是三个,一家公司一个。

韩国特效这几年做的确实很好,有点亚洲龙头的意思,在国际上也很有名,能接到很多订单。

李秋棠在《功夫之王》剧组待了快两个小时才离开,临走前还跟主创们合了个影。

李秋棠当然也想拍大片,也想操盘投资过亿的项目,但他知道,作为新人导演,不拍几部中小成本制作在业界站稳脚跟,投资人不会把过亿的资金交给他。

李秋棠在横店待了一周,就回到了燕京。

《扬名立万》剧组又有了新情况,动作演员陈小达被王保强拿走了,杀人犯齐乐山给了廖繁。

前者是华艺签约演员,后者也跟京圈有不浅的交情。王忠军最后还是为邓朝拿下了李家辉。

李秋棠有些不情缘用邓朝,但他暂时也没特别好的人选。

黄小明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华艺的养蛊战术需要邓朝起来“对抗”黄小明。

《扬名立万》的选角基本都烂在华艺的锅里。

苏梦蝶的剧本已经发给了许情,但许情对这部戏兴趣不大,拒了。

李秋棠在这空窗期,让高媛媛过来把合同签了。

《南京!南京!》下月开机,高媛媛势必会轧戏,但没办法,现在演员选择真不多,而且现在演员同时拍几部戏会被认为是敬业是劳模。

远的不说,黄小明和范兵兵这俩,哪个不是一年拍三四部戏。

没办法,行业发展初期,大家都在冲量,有人找就尽量拍。

当行业发展成熟,轧戏就会被认为是不敬业的表现,此一时彼一时,不能一概而论。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但李秋棠依然要求高媛媛尽量配合剧组档期。

两个剧组飞来飞去很累?

那是演员的事,嫌累可以不接,导演要你在的时候你在就行。

…………

威尼斯电影节在月初落下帷幕,李鞍凭借《色·戒》二封金狮。

消息传回国内,影迷和媒体都沸腾了,一座奥斯卡+两座金狮,这不是华人之光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