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创业者猪狗不如!
华艺就算再后知后觉,现在也知道《时间规划局》的事了。
因为中影在为《时间规划局》招合作方。
规划了1亿5的成本,中影主控,但不代表中影要全掏这笔钱,不招联合投资方,没这么拍电影的。
中影预估到业界对科幻大片的不看好,但没想到是这么不看好!
找了好几家,都说风险太大,不敢投。
从筹备期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中影和李秋棠个人在垫钱做。
王忠磊知道这事后,不得不重新考虑和李秋棠的关系。
他还是不想放弃李秋棠,但《时间规划局》风险确实太大,他不想做。
不过,王忠磊应该料想到了,以李秋棠的脑子,他应该已经知道了这背后是冯晓刚在作祟。
说嫉妒也好,说同行竞争也好,反正冯晓刚不想在华艺看到李秋棠了。
而华艺也借《时间规划局》的机会,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冯晓刚的要求。
但王氏兄弟作为国内最大民营电影公司的掌舵人,总是希望能既要又要还要。
满足冯晓刚的要求,同时也不想失去李秋棠。
冯晓刚的情绪,说到底还是资源分配问题,他不就觉得李秋棠崛起太快,抢了他在华艺的风头吗,觉得李秋棠25岁不到,拍完《风声》这种大片不算,还想拍一部投资过亿的科幻大片是痴心妄想吗。
而李秋棠在这件事上也没多说什么,你不投,我马上转身去找中影。
华艺就不想看到李秋棠这种态度,李秋棠要是跟冯晓刚再吵一架,华艺都觉得这事儿还有的周旋。
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让人摸不清他的想法。
李秋棠是王忠军招进来的,在公司内部,王忠军面子也比王忠磊大,今天来找李秋棠的就是王忠军。
王忠磊负责制片业务和公司对外的发言,说话难免会吹大炮爱装X,但王忠军说话会比较实在。
这也是当初李秋棠更愿意跟大王总谈的原因。
但王忠军这次的坦诚还是出乎李秋棠的意料,他居然直接告诉李秋棠:“你别管晓刚怎么说,我们就谈我们的事。华艺庙虽然不大,但还容得下你跟晓刚。”
“《时间规划局》我也看了你拿回公司的PPT,你也要理解公司的决定,实在是你这个故事太露骨了,你基本把所有人都骂了一遍。”
李秋棠点点头,承认做这样的故事确实需要胆量,但这还不足以说服李秋棠。
“晓刚这个人,你也知道,嘴巴不饶人。你跟他计较什么,我们还继续拍,晓刚那边我来办,他听我的。”
但李秋棠这段时间也想清楚了,华艺当然是一家能够给他足够支持的公司,现在也正处巅峰。
如果李秋棠留下来,相信冯晓刚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他并不怕冯晓刚。
但现在这种事,就怕有第一次。
开了头,猜疑链一形成,双方的关系就回不到过去了。
而且,李秋棠也有自己打算,他想自己创业开公司!
所谓钱是人的胆,李秋棠海外飘着2亿多美元,这2亿多美元给了李秋棠胆气,觉得自己该折腾了。这2亿美元飘在海外,不拿回来,李秋棠难受啊,每年还要交一笔不菲的管理费。
李秋棠创业光明正大,没什么不能明说的。
王忠军听了,却劝他不要创业:“创业哪是人干的活,那是猪狗干的!”
王忠军还真不是在吓唬李秋棠,创业者确实猪狗不如。
李秋棠前世也开过自己的小公司,知道创业的艰辛。
王忠军从劝他不要跟冯晓刚置气,发展到劝他慎重创业。
“你这两年拍片子赚的钱不容易,孝敬父母吃喝玩乐,做什么不好,干吗去创业。
“我们现在不聊签约的事,我就以一个创业老大哥的身份跟你说,真的别创业。你现在拍片子也不缺投资,开公司干吗呢。”
说到尽兴处,王忠军开始骂脏话:“你也知道华艺在走上市流程,特么的这群玩资本的,一个比一个心黑,这里面的道道深的很。”
但李秋棠创业决心已定,王忠军劝不回来了。
同时,李秋棠提出一件事:“我人不在公司了,如果公司要收回我的股份,我没话说,免得别人说我占公司便宜。”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这个要求遭到王忠军拒绝,一是他为人没这么小气,二也是想通过原始股维持住和李秋棠的关系,不在公司就不在吧,但只要李秋棠手里还拿着220万股华艺原始股,华艺就还有故事讲。
眼看着李秋棠是不打算和华艺续约了,甚至搬出了创业大旗,王忠军总不能妨碍人家发财。
但他还是半开玩笑地说:“以后我们要公对公合作了。”
李秋棠笑道:“也是换一种合作方式嘛。”
说到这儿,王忠军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