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18.第18章 目睹 (第1/2页)

第18章 目睹

早膳时分,皇帝看到桌上的软酪,想起爱吃它的女儿来:“阿翎去安国公府好些天了,不知道心情好些没有。这丫头,去了就没音没信,也不知道捎句话回来。”

田淑妃笑道:“没消息正说明公主无事。臣妾问了,太医院最近常去请脉,说公主正吃着安神的药,精神好多了。”

“这就好。”皇帝欣慰之余,又露出一两分犹豫。

田淑妃察言观色,问道:“陛下可是想公主了?”

皇帝点点头:“想叫阿翎回来,又怕她一个人闷着,不如在安国公府开心。”

田淑妃就道:“陛下不想叫公主回来,可以自己出去看看,正好您也散散心,松快松快——太子走了这些天,您一直郁郁,太医说这样不好。”

皇帝被她说得意动:“也好,那朕就去看看!”

今日没有朝会,帝妃二人用过饭,便换了常服,坐车出了宫。

两人先去安国公府,却听得楚翎不在。

皇帝奇道:“大清早的,这丫头去哪儿了?”

安国公冯霄连忙看向妻子,国公夫人回道:“陛下,公主去大槐寺看病了。”

皇帝诧异:“大槐寺?她去寺里看什么病?太医不是每日来请脉吗?”

“回陛下,这事说来有些玄妙……”

国公夫人把前因后果一说,皇帝颇感兴趣:“那和尚果真是个高僧?”

冯霄答道:“臣派人去打听过,那和尚从外地来京,在大槐寺挂单有几个月了,口碑甚好,据说还治好了住持的病。他说的话和太医说的差不离,且公主去了他那里心情大为好转,故而臣没有阻止。”

敢接近公主,那净慧早就被查了个底朝天,要有问题早就打杀了。

皇帝对小舅子还是放心的,笑道:“原来是他先发现阿翎情志受损,这是大功,若是治好了,朕回头重重赏他。”

田淑妃想到了什么,说道:“陛下,说起来您这阵子也睡不太好,是不是也可以去看看?”

“朕没什么事,早就好了。”皇帝不以为意。

老夫人也赞同:“陛下去看看也无妨,天下医者万千,说不定那和尚真有什么秘方。总归有太医把关,不合适不用就是了。”

皇帝想想也对,于是,在淑妃的陪同下,往大槐寺而去。

到了大槐寺,皇帝不欲惊动旁人,内侍随意寻了个香客打听:“这位大婶,听说大槐寺有位解签极准的大师,却不知在何处?”

那大婶倒是热心,回道:“你说净慧禅师吧?上午怕是没空,你们要见下午再来。”

内侍笑道:“这位大师这么抢手?上午都满了。”

“这倒不是。”大婶露出神秘的微笑,“是因为大师上午有贵客,腾不出空。”

哦,她说的是公主吧?大槐寺还不错,没让外人打扰公主。这大婶又感叹:“这净慧禅师真了不得,他刚来的时候,我就晓得不简单,可也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福气。也是,禅师那样貌,那气度,我一个老婆子看了都心动,怪不得能攀上高枝。”

内侍原本以为她夸净慧佛法高深,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刚要说话,皇帝已经发怒,喝道:“你这妇人在胡说什么?岂能胡乱污人清白?”

那妇人不知道皇帝的身份,见他穿得寻常,也不当回事,反而因为被质疑而不快,反唇相讥:“嘿!你这汉子知道什么?现在外头都传遍了,哪是我胡说!”

“传遍?”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传些什么?”

妇人以为他不知道,压低声音:“那位贵人几乎每天都来找禅师,赏赐流水一般送进禅院,听说还不让禅师接待别的香客,霸道得紧……啧啧啧,不愧是贵人……”

“大胆!”皇帝听不下去,“你竟敢胡乱编派!朕……我要告官!”

妇人被他吓了一跳,赶紧走开:“我也是听说的,什么编派?你这人真是莫名其妙。”

皇帝气得胸膛起伏,田淑妃连忙安抚:“陛下莫要动怒!民妇无知,只知道听途说……”

皇帝好不容易压下这口气,想想又不安心,叫内侍再去打听。

大襄朝的公主,那可是有传统的……几十年前,皇帝的姑母,也就是太宗诸女颇有一些荒唐事。后来的兴宗皇帝,也有女儿没嫁人,常年住在别院或道观里。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这些事迹早年传得沸沸扬扬,弄得尚公主都成了苦差事。只是中间皇权动荡,宫中有二十来年没有成年公主了,许多人忘了。

过一会儿,内侍回来,证实那妇人说的不假,风言风语早就传遍了。

皇帝更加恼怒,便要去找净慧。

“陛下,或许只是误会。”田淑妃劝道,“公主心情不好,想那和尚说话好听,说不准被哄骗了去。到底还是孩子,不会识人,只知道看皮相……”

她这一劝,皇帝被提醒了:“她心情不好,是啊,她大哥尸骨还未寒呢!往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