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背锅王妃被赐死(52)
沉默良久后,天武帝不由长叹道:
“唉,你说的对,即便找到她,并且用她的亲朋好友威胁她又如何呢?”
“我们不能赌她会因此心软。”
“更不敢赌她会如何报复!”
一个有着近似于移山倒海般能力的未知存在,对天武帝的心气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在没有能力对付这家伙的情况下,任何深究其身份,甚至于威胁其亲朋好友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之为挑衅。
当然,现在那个不知名的存在无疑也是在挑衅他,同时他根本无能为力。
继续与之纠缠抗争下去。
他自己这个皇帝兴许会没事,可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不好说了,皇权是否稳固更不好说。毕竟今天这种事情要是再发生几次,并传遍天下,恐怕全天下都会认为他天命已失,他们家天命已失。
二世而亡的一统王朝又不是没有。
“父皇,那取消十三弟的殉葬?”
太子朱铨当即便很积极的追问道。
“你先回东宫,朕考虑考虑,另外继续封锁消息,还有,快马加鞭赶紧把你三个弟弟带回京城,不要再耽搁了。
回去吧,朕累了……”
虽然内心已经更加倾向于妥协,但如何体面些的妥协,还得再仔细考虑考虑,另外消除太庙被毁的影响也得多琢磨琢磨,而这些天武帝都打算自己来。
毕竟很多事他儿子也不敢做决定。
“诺!儿臣告退!”
太子朱铨完全能听得出,他父皇语气中所透露出的倾向,觉得自己不用再担心会被那个不知名存在殉葬的他,语气都有些轻快,内心也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当然就是行礼离开。
回东宫安排人手干活。
……
次日,满朝文武准时参加朝会,而且大家还都很识趣的,谁都没先提昨天的事,私下讨论归讨论,太庙被毁这么大的事,可没人敢首先挑起这个话题。
还是得先看天武帝是啥态度。
然后他们再斟酌发言。
“太庙的修缮,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了,动静稍微有些大,尔等不要一惊一乍的胡思乱想,一切都是正常举措。”
虽然天武帝知道,自己是在胡说八道,但他还是得说。与此同时,百官们也很清楚天武帝在胡说八道,可他们同样得认,不仅得认,还得努力从古籍当中寻章摘句,表述修缮太庙的合理性。
双方都心知肚明的配合几句后。
这事就算是暂时揭过了。
至少明面上肯定没人敢大肆讨论。
紧接着,天武帝便继续道:“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先秦也有秦风黄鸟,专门抨击秦穆公殉葬之事。”
“本朝传承自前朝,而前朝多有殉葬之事,先前诸事繁多,未曾思及,尔等也不知启奏上禀,平白耽误,害了不少人命。朕决定还是得效仿先贤,彻底废止传承自前朝的殉葬恶政,从今往后不论是皇族勋贵,还是平民百姓富商。
皆不得生殉活询。
只许有功之臣正常死亡后陪葬。”“此旨当通传天下,此后有再行殉葬之事者,当以十恶不赦论处,挖坟掘墓,挫骨扬灰,望尔等好好贯彻下去。
另,鲁王殉葬之事取消。”
当皇帝嘛,就得脸厚心黑,要是连睁着眼睛说瞎话都不会,那即便是当个普通官员,当个普通小吏都不够资格。
更别说当皇帝了。
此时天武帝纯粹属于能甩锅就尽量把锅往外面甩,殉葬这事跟他没太大关系,他只是全盘接收了前朝的恶习,锅主要还是前朝的,他最多也就是不察之罪,可他一天到晚要忙的事不要太多。
哪能注意到这点小事嘛!
所以不察也是因为百官没有上禀。
至于几年前,他要求伺候怀王的人全部都殉葬,也是拿这番话来劝阻的大臣,被杖毙的事,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不记得了,那就是没有发生!!
如果是个弱势皇帝不要脸,大臣们能把唾沫星子都喷到他的脸上去,但如天武帝这般铁血,杀官不眨眼的皇帝。
再不要脸,满朝文武也只能忍。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毕竟忍不了和敢说话的。
基本上都已经被砍了!
故而哪怕再怎么昧着良心,他们此时也只能齐声赞扬陛下仁慈,简直就是三代以内未有的明君,千古仁君啊!!
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话肯定是要这么传,国史、起居录上也得这么记。
当然了,这是指正史。
私人野史的话就不好说了。
然后他们才商量起其他国事,不管满朝文武是个什么想法,反正丁水还是比较满意的,天武帝再不要脸,至少如今她妹妹的命保住了,不用再去殉葬。
等下朝后,相关消息,特别是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