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怀谨把程卿的试卷从头看到尾:
“可会做最后一题?”
程卿点头,有没有做对不说,她的态度是不让卷子有空白处。
孟怀谨让她当场把最后一题做完,不仅是让程卿做,别的考生也要做。
黄夫子本已说了这场考试不作数,孟怀谨偏要让大家继续答题。
黄夫子没阻止,孟怀谨话很有意思。
表面看是替周嬷嬷求情,其实点名了周嬷嬷身份,刻意强调了是“继祖母”派来的嬷嬷。
“来人,请这位嬷嬷出去,作弊的事没有调查清楚前,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这个院子。”
孟怀谨在书院说话硬气,监考的黄夫子又毫无原则支持他,不仅是周嬷嬷悻悻被撵了出去,连俞三几人也是一样的待遇。
程卿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瞧瞧知府少爷难看的脸色,是不敢和孟解元对着干呀。
原来在大魏朝当学霸这样爽!
程卿又回到座位上答题。
俞三热闹没看成,反让程卿看了笑话,十分不爽,出了院子就发火:
“好个孟怀谨,真把书院当成他家后院了!”
俞三的同窗也不满,“孟家有什么后院,若不是考中举人,穷的连束 都交不起……”
同窗一边说一边留意周围情况,俞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现实就是如此,他们要说孟怀谨坏话都要偷偷说,书院甲、乙、丙、丁四个班代表了不同的学生等级,这也是大魏读书人的等级。
俞三几人和程 原都是丙字班的,去年程 考中秀才升到了乙字班,俞三几人还是童生仍留在丙字班,和甲字班的孟怀谨差了两个等级。
别说孟怀谨在替黄夫子做事,孟怀谨就是闲的无事,在书院把俞三几人叫到面前骂一顿都行。
俞知府若知道了,可能还要备一份礼物来向孟怀谨道谢,夸孟怀谨骂得好,以后也请多多教导俞三……
俞三生了半天气,想到自己教酒肆小伙计去杨柳巷“报信”,又笑出了声。
“孟怀谨掺和进来也好,这人眼里揉不下沙子,当了解元后又是书院的心头肉,不管谁作弊被抓住都会倒大霉!”
孟家家贫,孟怀谨当初交不起书院的束 ,全靠程氏资助。
人虽然姓孟,却很得程氏看重,将来入朝为官也天然会站在程氏阵营中,南仪程氏将孟怀谨看成是千里驹,待他比程氏子弟还好。
孟怀谨要查出来程卿作弊,程氏不会打孟怀谨的脸,会直接认可孟怀谨查出的结果。
同窗也听懂了,不由跟着笑道:
“那程 又要丢一次脸了!”
伯父贪墨,堂弟作弊,程 真是可怜。
同窗不是在幸灾乐祸,是在替程 高兴,丢一次脸也没什么不好,能把程卿赶得远远,好过日后经常被程卿牵连。
俞三几人干脆也不下山了,想看孟怀谨要怎么调查此事。
孟怀谨做了什么?
他看似什么都没做,就让程卿等考生顶着烈日一张张做卷子。
试卷总也做不完,又热又渴,不知多少考生想崩溃。
书院的院长也派人来问话,不知孟怀谨怎么回的,院长也默许了孟怀谨的做法。
俞三没等到程卿被赶出考场,反等来了程五老爷。
俞三一下来了精神:
“好戏要上场了!”
孟怀谨让人在院子门口摆了“考场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程五老爷还真没有硬闯。
问清缘由,程五老爷干脆在外面等着。
南仪书院由程氏族学扩建而成,程五老爷又是程氏族长,按理说整个南仪书院他哪里不能去?偏偏遵守着孟怀谨定下的规矩,程五老爷对孟怀谨的看重可见一斑。
俞三心里酸溜溜的。
不就是解元吗?
就是明年中了进士,也要从七品小官做起。
程五老爷不进院子,孟怀谨自己走了出来向程五老爷问好。
程五老爷十分和蔼:
“怀谨,这件事交给你调查我最放心,事情虽不大性质却恶劣,如有程氏子弟参与作弊,我支持书院严惩!”
程氏对他有大恩,孟怀谨不愿意在程五老爷面前装模作样,包括程卿在内的一众考生连卷子都做了五六张,孟怀谨几乎可以断定程卿没作弊。
程五老爷心下一松,“我看那孩子也不错,不至于这般傻,怀谨你把他们关在院子里继续答题,可是要等作弊之人沉不住气,自己露出破绽?”
孟怀谨点头,俞三远远听着,心中一百个不服气。
――连审都未审就宣布程卿没作弊,亏他还以为孟怀谨刚正不阿,原来也是一个为了拍程氏马屁毫无下限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