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哪怕薛虹心在滴血,他也只能笑着将事情按下去,等待秋后算账。
因为这一次大明和缅甸的交战关系到整个中南半岛的掌控权,大明无论如何也不能输!
历史上的大明,这一仗前前后后打了近百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彻底丧失了中南半岛的掌控权。
隆庆帝的判断是对的,哪怕大明不想打,东吁王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所以隆庆帝为了避免将大明拉进长时间的拉锯战的泥潭,直接发兵八万,想要速战速决。
而且现在立刻起兵还击有四胜。
第一,东吁王吞并下去的孟养、孟密、木邦等土司势力还来不及消化,立足未稳。趁他老病,要他老命!
如果真的通过和亲去拖延时间,等对方缓和过来,彻底消化了各方势力,那才是养虎为患。
甚至还会导致大明在东南半岛众国心中,威严尽丧,百年国威一朝丧尽,得不偿失。
第二,一旦这个时候大明发起强力反攻,势必会引起四方势力纷纷反攻东吁。尤其是一直被东吁欺负的暹罗等国,东吁可谓是四面楚歌。
大明作为宗主国,过来帮你们报仇了,别怕。都给我上!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此乃义胜。
第三,东吁王朝内也并不是铁桶一块,现任东吁王蟒应龙是继承了姐夫的位置,国内不可能没有反对之声。
只要大明能只要能在这个时候,给予东吁王痛击,必定能打击其在缅甸的威望,略微操作,挑拨离间,拉拢分化,未必不能再次分裂缅甸。
此乃时胜。
第四,此时缅甸等地正是丰收之时,此刻动兵,有极大概率,可以就食于敌,减缓后代后勤粮草压力。
此乃节胜。
总体而言,这个时候动手,恰恰是隆庆帝恐怖的时局眼光判断的结果。
所以为了能够配合大军,一拳打懵东吁王,薛虹要尽可能将后勤运转到极致!
那就少不得地方官员的配合。
此后的数日,薛虹在地方官员的配合下,迅速整理出了数条水路,数条陆路,水陆配合并进,带着粮草辎重直下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