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得面色潮红:"文圣亲自显灵,古钟自鸣,经书化光......这已经超出了异象的范畴,这是天地为之动容啊!"
张怀瑾看着那道冲天白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半个月前,他才刚刚收下这个弟子。当时的收徒仪式轰动京城,多少人都在议论。可谁能想到,这个刚拜在他门下的弟子,竟能引动如此惊天动地的异象?
"玉辰......"他轻声自语,"看来为师当日的选择,果然没错。"
周允注意到了张怀瑾的表情:"张爱卿,那个号舍里可是令高徒?"
"正是,"张怀瑾躬身道,"回陛下,那是臣半月前刚收的弟子,萧玉辰。"
"哦?"周允眼中精光闪烁,"就是那个引起京城轰动的收徒大典上的少年?萧家的庶子?"
"正是。"
"有意思,"周允笑道,"半月前的收徒大典已经让人惊叹,没想到今日,这个少年又给了朕这么大的惊喜!"
李云章也恍然大悟:"难怪,难怪张兄会破例收徒。原来这个萧玉辰,竟有如此惊人的才学!"
"说来惭愧,"张怀瑾摇头,"为师也没想到他能引动如此异象。这等境界,这等造诣,已经超出了老夫的预料。"
就在这时,天空中那道贯通文庙与贡院的光柱突然爆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道在此处!"
这四个大字在空中闪耀,仿佛文圣亲自印证!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他们不是在见证一个普通奇才的崛起,而是在见证一个真正的文圣诞生!
而张怀瑾看着那道白光,心中既是骄傲,又有几分感慨。
这个刚拜入门下的弟子,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惊才绝艳啊......
"原来如此!"李云章突然一拍大腿,"老夫明白了!"
"李兄何出此言?"杨维德问道。
"诸位可还记得,半月前文庙异象的事?"李云章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当时文庙突然异象频现,众多大儒都说,京中必有圣人之姿的奇才出世。"
"可不是么,"王守仁点头,"我们四处寻访,却始终没找到引起异象之人。"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李云章笑道,"那个引起文庙异象的人,就是萧玉辰,这个萧家的庶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震。
"对啊!"杨维德恍然大悟,"难怪当时文庙异象如此惊人,原来是他!"
"这小家伙......"李云章摇头感叹,"好一个藏拙的功夫!若非今日这春闱,只怕我们还被他瞒着。"
"怪不得......"王守仁若有所思,"怪不得当时文庙异象出现后,他就被张兄收为弟子。张兄早就看出他的不凡了吧?"
张怀瑾闻言,也是一愣。他当日收徒,也只是觉得这少年不凡,却没想到他竟然藏得这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