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此停留,是要等我的人手到齐。"周安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除了神机营之外,我还调集了两千精锐,都是这些年暗中培养的死士。"
他看了一眼萧玉辰:"去西北,光靠朝廷派的人可不够。这两千人,才是我们真正的底气。"
萧玉辰点了点头。两千精锐,再加上两位六品高手,这样的实力已经相当可观。难怪五皇子敢独自前往西北,原来早有准备。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感慨。这些年被困在武昌侯府中,别说是培养自己的势力,就连最基本的吃穿用度都时常短缺。
荀氏对他这个庶子,从来就不曾善待。每月的月钱总是克扣,连添置几件新衣裳都要精打细算。至于想要结交权贵,培养心腹,更是想都不要想。
身边除了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书童刘安,就再无可用之人。刘安虽然忠心,但毕竟只是个普通人,既无武艺在身,也无过人之处,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
"如今离开了京城,倒是个机会。"萧玉辰暗自思忖,"五皇子能在这些年暗中培养两千死士,我是否也该寻觅机会,培养一些能用的人手?"
毕竟在这个世道,没有自己的力量,就如同无根浮萍,随时可能被人摧毁。就像在侯府中那些年,若不是自己勉强有些文道修为在身,恐怕早就被荀氏害死了。
但培养势力谈何容易?且不说需要大量的银钱,单是挑选合适的人选就是一个难题。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人对自己死心塌地,愿意为自己赴汤蹈火。
"五皇子能做到这一步,想必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吧?"萧玉辰看着周安,心中暗道。
这时,周安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萧兄若是有意,我倒是可以介绍一些可用之人。"
萧玉辰一愣:"殿下这是......"
"你我既然同行西北,自然要互相扶持。"周安笑道,"况且以萧兄的才学,若是有了自己的力量,想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萧玉辰沉默片刻,郑重道:"多谢殿下。"
他明白,这是五皇子在拉拢自己。但此时的他,正需要这样的机会。没有人能永远独善其身,要在这个世道立足,就必须有自己的力量。
"既然离开了京城,那就该重新开始了。"萧玉辰心中暗道,"这一路西行,或许真的能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夜深人静,萧玉辰躺在床榻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窗外月光如水,照在案几上的书卷上,映出一片清冷的光影。远处偶尔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更显得夜色寂静。
"要让萧定邦后悔,要让荀氏付出代价,谈何容易......"萧玉辰望着房梁,心中一片苦涩。
虽然自己得了"未来文圣"的名头,也算是依附到了五皇子身上,但这些都还远远不够。想要让一个武道四品、半步武圣的强者认错悔过,想要让一个根基深厚的荀家付出代价,需要的力量远比现在要强大得多。
萧定邦身为武昌侯,不仅位极人臣,更是一位武道宗师。
早已达到武宗巅峰,只差一步就能踏入武圣之境。这等修为,已经能够施展神通,举手投足间便有毁天灭地之威。
而荀家在朝中经营了数百年,人脉遍布朝野。单是那些靠着荀家提携起来的官员,就不知凡几。更别说荀家自身的实力,光是他所知道的,荀家就有两位五品大儒,一位五品武师。
"我现在不过是个七品举人,就算有了五皇子的支持,在那些真正的强者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模样,萧玉辰心中就一阵绞痛。那些年在侯府中的屈辱,母亲被荀氏一步步逼死的情形,都历历在目。
但报仇何其艰难?就算自己拼尽全力修炼,想要达到能与萧定邦这等武道宗师抗衡的地步,又要多少年?
五品之境遥不可及,四品更是可望不可即。而且仅凭修为还远远不够,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撑,单打独斗只会是以卵击石。
"该如何是好......"萧玉辰轻叹一声。
五皇子虽然承诺要帮他培养势力,但那终究是五皇子的人马,不可能真正为自己所用。要想报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可是要在这乱世中培养出自己的势力,谈何容易?需要多少银钱,需要多少机缘,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是未知数。
"也许,西北之行会给我一些机会......"萧玉辰喃喃自语,但连他自己都觉得这话底气不足。
夜色渐深,萧玉辰依旧辗转难眠。复仇之路漫漫,前路茫茫,他却不知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正当萧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