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这天,贡院内一片肃穆。
八千余名考生已经在各自号舍中等待多时。这两天的准备时间,让每个人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咚!咚!咚!"
三声锣响,预示着春闱即将开始。
"诸位考生听令!"李云章的声音在贡院上空回荡,"此次春闱,乃是十年一遇的大考。朝廷特意改变考题,以求真才实学!"
原本安静的号舍中顿时传出阵阵议论声。
改变考题?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遇!
"肃静!"
场面很快安静下来。
"第一场考试,除了《文道经》和《圣贤录》外,还要加试一篇策论!"李云章继续道,"题目是:何为天下之道?"
号舍中再次响起低低的惊呼声。
这样的题目,前所未有!
"第二场考试,除了寻常策论外,还要加试一篇论文!题目是:何为圣人之道?"
"第三场考试,除了八股文外,还要加试一篇文章!题目是:何为万世之道?"
整个贡院一片寂静。
这三道题目,每一道都直指本源,每一道都需要真才实学!尤其是第一场考试,《文道经》和《圣贤录》本就是大疆立国之本,现在还要加试这样深奥的策论,难度可想而知。
郭闻在自己的号舍中凝眉思索:"这考题......"
南宫智禹则是神情凝重:"果然不简单。"
诸葛玄青正了正衣冠:"十年大考,必有惊人之举。"
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依旧懒洋洋地靠在木榻上,听到考题后露出一丝笑意:"终于来了......"
而萧玉辰,则是平静地坐在最偏僻的那间号舍里,神色如常。
"现在,开始分发考卷!"
一队官员开始挨个号舍发放考卷。每张考卷都经过特殊处理,上面盖有朱印,以防作弊。
"第一场考试现在开始!"
随着锣声再次响起,八千余名考生同时提笔。
这一刻,整个贡院都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而在某些号舍里,已经有考生露出了苦恼的神色。
这样的题目,哪里是寻常八股文可以应付的?
这需要真正的学问,真正的见识!
但也有人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比如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有意思......"
又比如萧玉辰,平静地提起笔,怔怔出神。
这一刻,春闱正式开始。
而那个真正引动文庙异象的人,也将在这三天中,展现出惊人的才情!
高台上,几位主考官相视一笑。
"开始了。"李云章捋着胡须。
"是啊,"张怀瑾望向那些号舍,"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文圣之资!"
这注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大考!
萧玉辰静静地坐在号舍中,看着面前的考题。
《文道经》和《圣贤录》的试题摆在眼前,但他的目光却落在那道策论上:何为天下之道?
"终于......"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服下文圣丹后,他一直在隐藏自己的实力。即便是在张怀瑾面前,也从未展露过真正的才学
。但今天,是时候了。
他将考卷摊开,仔细审视每一个字。
《文道经》的试题是:"文道之源,始于何处?论其本末。"
《圣贤录》的试题是:"圣贤之道,传于何世?述其来历。"
萧玉辰嘴角微微上扬。这些题目,都在问根本。
而那道策论"何为天下之道",更是直指万事万物的本源。
"有意思......"他轻声自语,"看来陛下是想借此次春闱,寻找真正懂得'道'的人啊。"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来读过的无数典籍。从《文道经》的第一卷到最后一卷,从《圣贤录》的开篇到结尾,每一个字句,每一处典故,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不仅如此,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玄机,此刻都在他心中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原来如此......"他睁开眼睛,眸中精光闪烁。
提起笔,他的手稳若磐石。
这一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