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高啊!
明明没喝酒,但李秋棠却有点上头不吐不快。
“赵燕子和小宋嘉都是我们内地有口皆碑的好演员,特别是赵燕子,内地最红的女演员了吧,但她们居然只能在《赤壁》里给小乔当配角。
“我看完电影想了半天,不知道为什么《赤壁》会是小乔当女主角,还给了她这么多戏份。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家高啊,真的高。”李秋棠竖起大拇指。
“什么高?”雷振箭问道。
“想法高,实际操作也高。”李秋棠接着说,“赵燕子不是不能演配角,但给林智灵演配角,稍微熟悉影视圈的人都会觉得奇怪吧。赵燕子一个顶级女演员,给她一个电影新人做配,林智灵的咖位和身价一下就起来了,这样的捧人手法,高啊。”
雷振箭发出自己的疑问:“也不能说是有意在捧吧,毕竟电影上映之前谁也没想到小乔会红。”
“我觉得片方,最起码导演团队是有意识的。”李秋棠说道,“导演很早就指定林智灵演小乔,而且非常坚决。然后实际拍摄和剪辑,给了她这么多戏份,还巴巴地给她安排了一场和梁朝韦的激情戏,很明显在捧她。”
“捧新人也没什么吧。”这说的倒也没错,大片里的漂亮花瓶最适合捧新人,梅根·福克斯不就是这样出来的么。
“但这样的操作很让人生疑,不是我有内地和港台的门户之见,而是片方的选角和戏份不得不让我往这方面想。这片子的市场肯定在内地,在亚洲,赵燕子在内地在亚洲影视圈还不如她一个模特出身的新人?
“所以我觉得他这是有计划有安排地在用内地一线演员捧港台新人。你看吧,后面几年这样的搭配会层出不穷。”这种模式自《赤壁》始,几年后被发扬光大,李秋棠不觉得他现在就点出来能掐灭这样的模式,他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
雷振箭不管李秋棠说的是真是假,而是问他:“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
“还是因为内地市场话语权不够大,再往根本里说,内地市场还没发展起来。内地观众和投资人对港台还没真正的祛魅,我们现在还迷信港台班底。
“我《彗星》之后的两部戏,都有人要往剧组塞港台演员,说你用了谁谁谁,我多给200万,甚至有投资人想把项目拿走给港台导演拍。”
这个内幕雷振箭之前倒是没听过:“很明显他们没成功。”从雷振箭这两年和李秋棠的接触来看,这个导演年纪不大,但对剧组对项目有很强的控制欲,监制、制片这些人在他眼里就是给他干活的,投资人就是给钱的,怎么拍他要说了算,除非他自己想用,不然想往他剧组塞人,是千难万难,更别说抢他的项目了。
“港台电影曾经辉煌过,但现在没落了,不过破船还有三千钉呢,正在发展的内地市场就承接了这三千钉,很正常的现象,过个七八年十年就好了。”
雷振箭好像并不十分认同李秋棠的观点,都看到10年后了,不相信也正常:“你说的都是猜测,那我们回到电影,《赤壁》上集这部电影本身你觉得怎么样?”
“电影本身我也不喜欢。也就场面能看,演的一般,故事也一般。”值得买票消遣时间,但李秋棠看完不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看出导演想反战想呼吁和平,但我想不明白他为啥要在《赤壁》里反战。想拍出新意,也不用新成这样吧。”
最后还不忘埋汰吴雨森一句:“可能是在美国学习的好莱坞先进思想吧。”
第二天,雷振箭只做了简单润笔,李秋棠和他对谈的观点,几乎被他一字不差地搬上了报道。
“李秋棠导演刚从外地回京,繁忙之中接受本站的专访。……他是很典型的东北人,身形高大,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交谈中,他告诉记者……,对日前大热的《赤壁》电影,他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
李秋棠的言论在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响,特别是他说《赤壁》用内地一线演员做配角捧港台新人的手法会在未来几年内被大规模推广。
这种捧新人的手法,其实不算新奇。很大一部分网友质疑李秋棠用阴谋论揣测导演和剧组意图。现在港台演员在内地很吃香,甚至很“正确”。
但李秋棠偏偏不用,不过他拍的都是中小成本,港台明星也看不上。
但李秋棠批评《赤壁》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攻击。
“只会拍小成本,没拍过大片,有什么资格说《赤壁》不好!”
“《赤壁》一部票房抵你三部!”
“我就没去看《扬名立万》,我眼里李家辉就应该让谢霆风演,不过他也请不到谢霆风。”
《赤壁》剧组对李秋棠的这番言论没有任何回应,人家收钱都收不过来了,哪有空搭理李秋棠。
而因此番言论引起的后续媒体采访,李秋棠也不再接受。
他跟雷振箭吃完夜宵,第二天休息了半天,就去了滨城。夏天的燕京有点热,他跑去滨城算是工作避暑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