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173章 爷爷辈的往事 (第1/2页)

第173章 爷爷辈的往事

“预知未来?”舒蝶愣住了,接着不以为然,“怎么可能有人可以预知未来嘛!”

但她马上怔了一下,下意识回头看向庄晓侧脸,但只能看到一片严肃。

是啊,她能想到的事情,庄晓怎么可能想不到。

预知未来?

怕不是“知晓历史”吧。

就好比庄晓能提前预判刘浪他们的操作,靠的也是因为他在“时间回溯”之前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于是他下意识坐直身子,等着舒健宏往下说。

舒健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神止不住的往上飘,似是在回忆往事。

“当时我们在田纳西那边住,我家祖辈是清末被带到那边修铁路的,后来他们救过当地一位银行家,于是人家就安排我家祖辈跟着一起做生意,后来渐渐有了起色之后就搬去了纽约,然后一直到我爸妈那一代的时候也成了不大不小的富豪,于是我们又搬到了郊外一个富人区。

“安岚家就是我们当时的邻居,她是被一位白人女科学家收养的,那会儿我们年岁差的不多,再加上都是华人,而且她也会说中文,所以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那会儿我才上小学。”

舒蝶不满,“爷爷!你还没说她为什么会特异功能呢!”

“好好好,我这就说,这就说。”舒健宏自然拗不过乖孙女,于是笑眯眯加快进度,“后来其实没怎么联系了,因为她直接考上了大学,当然,也有推荐信的功劳。

“总之那时候祖国已经重新站起来了,我们家在那边虽然生活还不错,但社会的氛围已经慢慢变得不太友好。

“大概是五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吧,可能更早一点儿,她忽然回来找到我们家,然后建议我们回国发展,说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那会儿我爸倒是愿意,但我妈不太乐意,她觉得国内又乱又穷,她在那边当富太太当的好好的,没必要回来受苦。而且当时美国对我们.有些妖魔化宣传,你们都懂的。

“于是安岚就说国家未来一定能发展起来,而且此时回去是雪中送炭,总比在这边受监视要好。后来我爸做通了我妈的思想工作,我们就回来了。结果果然如她所料,我们在国内发展的很好,甚至还得到过领导们的接见。”

说到这里,舒健宏摇头苦笑,“当时虽然回来苦了一点,但没人会防备着我们,说实话我生活的还更自在点儿。

“后来安岚也回来了,我当时挺高兴,我爸妈还带我去感谢她,但她私下里跟我说她其实是为了她自己,她想尽快回到国内,但苦于没有渠道,所以才让我们先回来好帮她打通渠道。”

庄晓眉头微挑但没说话。

不过舒蝶已经把她想说的说了,“可她不是大科学家吗?在美国的时候就是天才少女,她难道没有其他方法联系到人?”

舒健宏叹息,“因为她说.那样会改变未来。也就是那时候,我才开始怀疑她有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的。”

顿了顿,他继续道:“而我真的确定的时候,是1960年6月1日那天。”

庄晓顿时一惊。那一天?

那一天不正是安岚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计算机,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台高速计算机的那一天吗?

同时也是“日记”中所说的,“我改变了历史”的那一天!

“那一天晚上开庆功会,可以带家属,所以我爸就带着我去参加了。”

舒健宏眼中透露着深深的仰慕与回忆,“当时的条件很简陋,吃的也不过是普通的拌面条,但当时安岚虽然穿的很朴素,但才不到二十一岁的她却被一众后来的国内科学界跟政界军界的顶尖大佬们簇拥在最中间,她是现场最闪亮的那颗星,这场庆功宴就是为了她开的。

“她太夺目太闪耀了,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彻底放弃了对她的念想,因为我知道,我永远也配不上她。

“而在最后她上台致辞的时候,说了那句话。”

“我改变了历史。”庄晓忽然开口。

舒健宏一怔,接着笑了,“差不多,她说的是‘我们创造了历史’。”

接着他又小小解释了一句,“当时本来说的是‘我们改变了历史’,然后来视察的钱老笑着说她从小在国外长大,中文还说的不利索,应该是‘我们创造了历史’,她这才改口。”

庄晓心说她可能不是说错了,而是本来的意思就是“改变了历史”。

如果只是“日记”中的文字记载还可能有错,但说的也是这种话,两相印证下就肯定没错!

舒健宏感慨一番之后就接着往下回忆:

“一步快步步快,计算机是基础,很多科技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所以后来甚至有人说安岚是咱们国内的科技发展奠基人,当然她自己从不承认,只是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但是后来.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