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稳定优先
“陛下,杨子奇送来右贤王奏表。”
刘协劳累入睡,夜里当值的侍中史侍声音传来,未能惊醒刘协。
伏寿怀着心事未睡,闻声起来穿上新外袍,出寝室就对当值来通报的宫人说:“将奏表取来,我去侍奉陛下起身。”
“唯。”
当值的两名宫人细声应下,转身去院外取奏表。
伏寿返回寝室将刘协唤醒,给他披上暖和的锦袍,将一盏烛台端到近处。
这时候宫人拿来奏表,刘协打着瞌睡,捧着奏表阅读。
伏寿正取来刘协的鞋袜,不想刘协气的将奏表投掷于地,一跃而起跳下床榻,光脚踩踏奏表,连着爆发七八脚踩累了,瞪着眼睛直喘粗气,身子直哆嗦。
身上锦袍滑落,伏寿急忙去取锦袍给他披上:“陛下息怒,何故如此?”
刘协牙齿颤抖,指着地上奏表迟迟说不出话。
伏寿搀扶他坐下,才转身去拾起奏表。
她来到第二座烛台前阅读,眼睛睁圆:“金砖密室?二十八座存钱地窖?”
她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些字眼,她家尚了公主,桓帝、灵帝两朝多有赏赐,也没有装满过一座地窖。
这难道就是卫氏两汉三百多年的积累、底蕴?
挪步到榻边,刘协捂着自己心口:“朕疼……”
“陛下?”
伏寿拿起蚕丝被裹住刘协,刘协泪水滑落,哽咽:“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卫氏一处如此,还是各家处处如此?”
这一刻,他甚至怀疑伏氏也以类似手段积攒了大量财富。
“臣妾不知。”
伏寿也感觉双手有些冰冷,卫氏之富,已经超过她这个当朝皇后的想象与理解。
灵帝聘宋皇后,前后也就花了一亿钱左右。
去卑通过五铢钱堆积的垛子估算,卫氏藏了不下三亿钱。
三亿钱,官方汇率,就是三万金。
这还没算那超出想象的金砖密室,碗底那么大的金饼才是一金,这一块金砖怎么也得有百金。
黄金、五铢钱,汉地在用,匈奴也认。
乱世以来,各地铜钱急缺,百姓不好衡量物价,反倒开始以物易物。
刘协感受到身体渐渐温暖起来,一名宫人趋步到寝室门外:“陛下,大长秋来报,说公卿于前衙集议,欲请陛下。”
“他们想要钱。”
刘协抓着伏寿的手,心情紧迫手劲颇大,伏寿强忍着。
刘协低声:“这钱会招惹祸端。”
郡兵、宗贼部曲还没有整编完毕,现在朝廷洪福齐天,又得了这巨额财富,不管是征募雇佣匈奴义从,还是策反关中叛军,又或者是干的事情,都将烈火烹油一样。
伏寿察觉到刘协的恐惧:“陛下是担忧赵基不肯交割?”
奏表是去卑单独发来的,赵基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若是表面应付去卑,今夜若是发生火并,赵基掌握这么多钱,郡兵、宗贼随时会反戈。
“我不知。”
刘协收敛情绪:“为朕更衣,先看公卿是何看法。”
或许去卑错误估算了卫氏的财富,金砖密室这种东西,可大可小。
一切有商业活动的地方,用黄金都能买东西,包括雇佣军。
李傕郭汜这里,也缺黄金、五铢钱;可以拿来安抚麾下吏士,也能拿去雇佣匈奴、诸羌部队。
偏偏是匈奴人发现的,他们可不会为朝廷保密。
若不能处理好这些匈奴人,会引来更多的匈奴人。
五铢钱沉重不便运输,可金砖密室,值得匈奴人联军来犯。
郡府前衙偏厅,公卿们已完成初步议论,大多神情亢奋。
现在朝廷就是缺钱,有钱什么都就好办了。
就连天子,也不需要节食省钱了。
“陛下驾到~!”
仅存的一名中官头戴今日新作的乌纱笼巾却非冠,趋步到堂前高唱一声。却非冠有非常显眼的护耳,戴在头上能将两耳覆盖,如同一个方形半覆式乌纱头盔,面目两侧还有垂下的笼巾,半遮住脸颊,只露出双眼、鼻梁与嘴唇下巴。
取不多听,不乱视之意,可以避免是非。
今日公卿们也都穿戴崭新锦袍,黑质暗花,再次一些也是黑色其他纹饰的丝织物。
也就太尉杨彪、卫尉周忠是武职,穿绛色服饰,戴硕大武弁冠,冠两侧装饰黑褐色相间的羽饰。
公卿服饰冠帽上来看,一切都开始向好的一面发展。
刘协上前落座主位,公卿施礼齐呼:“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
刘协目光环视,公卿神情尽收眼底,就问:“子奇公,何以断定去卑所言你真假?又无赵基佐证,怎能轻信?”
“回禀陛下,若是别处老臣不敢贸然相信,若是卫氏,当有七成可信。”